又到了做香肠的季节, 这几乎成了每年冬天快到过节前一个近乎仪式般的事情。四川香肠要的是七分瘦三分肥,可是想到健康,全用瘦肉,结果就是难吃。现在想通了,还是按三七开来做。人生吗,反正最后都是要殊途同归的,吃完不健康的,多锻炼锻炼就好了。酱肉倒是非常受欢迎,甚至比以前在国内吃到的还要好些 ... 更多
大概三四年前开始用陶瓷刀,很锋利 可是免不了队友的不爱惜,大都是这个下场,所以此刀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只能切软东西 这些中看不中用,可是就这么凑合着切了半辈子,不爱做饭都是被刀耽误的。 这个星期心血来潮网购了三把风格粗旷的大刀,原因嘛是网上偶然看到一对老毛子老夫妻的油管视频,老太太切牛肉都用斧头砍的。用过才知道,真是相见恨晚幸未晚,不再辜负大砍刀。 ... 更多
疫情以来,天天顿顿做饭,真是为难坏厨娘。懒得时候,力求快好省,保证营养就好了。面条是最容易的,川人煮面,跟山西人差别很大。山西人的面有刀削面,手擀面,炒面,汤面,焖面…… 万变不离其宗,面的形式和花样很多。四川的面不多,可调料花样多 ... 更多
出门买小暖棚的材料,临走前发了一块面准备蒸馒头,结果顺手买回来一个这玩意想着以后可以烙饼,回家打开一看应该是劳模用来玉米饼后期加工的工具。 打开里边的设计象鱿鱼的游戏里头头的面具 回到家盆里的面团还没有发好,手痒痒就改成了冬瓜发面饼,还挺好看的。 不仅馒头变形了,冬瓜馅也是做冬瓜条失败后的变形物。不过挺好吃的,也不用刀切饼了,以后可以试验葱油饼和 ... 更多
周末要降温了,刚才在朋友圈儿看见我跟的一个麻辣川菜馆有人贴香肠了。馋虫被勾起来了,想起去年做的香肠来。先摩拳擦掌酝酿酝酿情绪,等着天再冷点儿懒人厨房就开工了。 -----------///--------------------///--------------------///-----------------///--- “小雪大雪,烧火不歇; 小寒大寒,收拾过年。” 儿时的记忆,会伴随一生?像我这样的吃货,这些记忆似乎全是味蕾的事情 ... 更多
疫情后遗症,现在潜意识里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想极端情况下,怎么self-sustain。这大概算是这个潜意识的一次身体力行的尝试。最坏的情况下,去买一个hobby farm? 本好吃狗儿被拉进了一个华人有机农场菜群,群主是个农业博士。他们两口子春天卖苗卖种子,夏天秋天卖菜,还负责送到不同区域。前几天看到他们贴的菜品里新鲜的红辣椒,当了多年菜农的我很少能种出红辣椒来 ... 更多
吾初游异国之时,求学乡下,鲜有唐人,更遑论唐人街。一日得缘进城,友人领着进了唐人街的蔬菜店,犹如掉进米缸里的耗子,眉开眼笑。见啥都想买,突见菜架上有袋子装好的折耳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口气拿了四包,准备晚上跟友共享两包,自己再带回乡下两包。朋友常来常往唐人街买菜,看偶拿这么多,很是纳闷:啥好吃的?不认识,还拿这么多! 不过呢,他们喜欢吃俺煮的饭菜 ... 更多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莫测,疫情后的第二个中秋节如约而至。 今夜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月光下的你我举头望月,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望月,想起那在同一轮明月下的地球那一面的亲人,我不禁心生惆怅。。。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