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述故事就可以看到,知青普遍在当地是不受欢迎的。我们附近来自重庆的知青很多。重庆是产业工人集聚之地,工人子弟普遍脾气比较火爆,一言不合就能动刀子,所以一听说重庆知青,大家都不愿招惹。重庆知青在当地的名声就有点像《三国演义 ... 更多
正好泉班讲到其下乡经历,我也正好就此将一些我当时对下乡知青的所见所闻讲出来。我自然是没赶上上山下乡了,不过我大哥赶上了下乡的尾巴,另外我们院里也有几个大哥哥赶上了下乡,再加上当时也有不少下乡知青的传闻,所以我还是有很多写作素材的。 当年老毛利用完红卫兵造反后,就面临怎么处理这么多无业流民的问题。当时学校都关门了,社会根本就没有能力解决如此之多的适龄青年的就业。想想今天美国大城市里面某些区里充满了无所事事的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的情景,就可以理解当时高层的担心了 ... 更多
写完这题目怎么让我想起王小波君的《革命时期的爱情》。我自然不会在这里谈爱情,不过想起了文革时期参加的婚礼。小孩子通常对婚礼这些事情是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但是参加婚礼会有糖吃,这对小孩毫无疑问是很有吸引力的 ... 更多
读了我上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一家五口和Jerry有过短暂的交集的故事。Jerry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也算是鼠生圆满,有吃,有喝,有房住,而且还备受关注。至今我都经常翻出Jerry的照片看看,缅怀一下他小小的身躯,以及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在后院埋葬他的情景。 不过啊,老鼠再可爱,也毕竟是老鼠。像Jerry这样长得风华绝代,人畜无害的小老鼠毕竟不多见 ... 更多
文革中间最重要的一条是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是文革前中国人没有的,文革后随着魏京生因西单民主墙事件而入狱之后也没有了。所以说这四大确实与文革息息相关。 但实际上如果你仔细探究一下这四大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会发现都是废话,什么叫大鸣大放?怎么组织大辩论?如果不提供辩论平台,你上哪里去大辩论?其实四大的关键就是一大:大字报。大字报确实是文革特色 ... 更多
我大概老了,常想起些以前的事。尤其是农场里发生的一些事,对我影响很大。我1976年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去了知青农场。农场按军事编制,一个连队有三百几十个知青,下面再分几个排,每个排下面有几个班。连长,连支部书记由当地农民担任,下面排长,班长都由知青担任 ... 更多
小时候经常有最高指示发布,频率不固定,但过一段时间总会来一次。那个时候肯定没有今天的通信系统,但整个城市都被广播系统覆盖,到处都是大喇叭。只要有什么事情,大喇叭一广播,全城就都知道了。一般最高指示都是晚上8点公布,当然如果有最高指示发布,各个单位,学校都会事先得到通知,提前做好准备。 当我比较小时,基本上就是呆在家里 ... 更多
领导那时认定我是知识份子了。有需要技术的事就推我出去担当。有次卫生员有急事回城了,领导就指派我代理卫生员。还好我家里有几个医生,我自己也久病成良医,多少懂点,应付了几天,就出了件小“医疗事故”。那天半夜正好停电,有人来找说咳嗽厉害 ... 更多
我们四川过年的习俗与今天电视上渲染的完全不一样。首先是不吃饺子,大概南方很多地区过年都不吃饺子。但有一样东西是我们过年必须吃的:大年初一早起吃汤圆。汤圆和元宵很多人会混淆,其实是有差别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所以决定了馅是不同的 ... 更多
做电工平时还容易混,但秋天农忙时和冬天“开河”时要去“前方”支援,还是很难熬的。 农忙时“前方”分两班次24小时不停的脱粒,大家拼命抢速度,拿了稻子朝脱粒机里猛塞,脱粒机常卡住,卡10来秒钟后电动机就要烧毁,等送出去修好农忙早就过了,耽误生产,闯大祸。我的任务是保证好几台脱粒机正常工作,坐在脱粒机中间,保持高度警惕,一听到卡机声音,立刻飞跑过去拉开电闸,让别人把卡住的稻子挖出来,再合闸。吃全在田头,这问题不大。“拉”也不敢跑开,就在边上角落里争分夺秒,还好没有拉了一半被迫跳出来拉闸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