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斯坦福大学教授,在美国出生的华裔Steven Chu。他发明了用Optical Tweezers(光镊)来捕捉原子的技术,极大的放便了研究原子的性质。因为原子太小,到处乱飞,必须有个办法来抓住原子,才能研究。就像要给猫咪打针洗澡,必须先把它控制住,不能让它上蹿下跳。光镊就是由一个特别的镜头精细聚焦的光斑,见下图,在焦点上的原子会被光压限制在焦点内,出不去。焦点越小,原子活动范围越小,就越容易研究。
现在全球很多大学,研究所,包括很多中国的,蜂拥而上,都在用光镊技术研究原子。他们对镜头的要求各异,但都要求光束聚焦的焦点小到Diffraction Limit,就是自然规律容许的最小值,只有特殊设计并精密装配的聚焦镜头才能这样聚焦。我现在的公司就是专门设计并装配这类镜头,全是Custom Made。设计这类超级高档镜头对我不算很难,但我不知道怎么精密装配出来,这是我想来这公司学习的。
在这公司已经混了2个多月了,为他们设计了些高级镜头,这也是他们雇我的原因。以我的专业经验和知识,我很快就明白了那些镜头是怎么装配出来的了。是靠经验丰富,心灵手巧的超级技工,用一些百年不变的传统设备,和这公司自己研发的几十个小诊断程序,很仔细小心的一步一步装配出来的。这个装配技术更是个百年传承的工艺,而不是什么高新技术,难度较高,但不算很高。
这个公司定做的有10来片镜片的镜头的售价大约是一只5万-10万刀。如果按镜片玻璃的重量来算的话,这些玻璃比黄金贵10倍不止,当然其实都是人工的成本。现在世界上大约有5个类似的公司,分享市场。1个在德国,1个在日本,其他的在美国。中国真要花力气攻关的话,用几个专业人员,花几年时间应该能掌握这个装配技术,成本不很大。
真熬手工的话,反而是老中不擅长的。这个历史上只有苏联秩序刚进中国的时候还行,那时候大家还都知道八级钳工的牛皮,那是可以不鸟大厂厂长,党委书记的牛人。一搞改革开放,就没人稀罕八级钳工了,美日技术比真个牛皮多了是吧?现在中国应该已经没人有耐心,没有人欣赏这种手工了,特别还是一个在大工业中一环的手工了。
老中擅长解题。
的确。动手能力都弱。
老中喜欢投机取巧,缺乏兢兢业业的匠人精神。
这么趁手的活丢了可惜,能在家上班就好了
这工作和我确实很对口,所以他们还是雇了我,尽管我离退休只有2年。
纯设计的话在家上班应该没问题
我也认为可以保持这个工作。这个年龄就是要吃老本省心,不能太累了。
这么对口不容易,泉班辛苦一点,做到退休再说。
近视老花双光镜什么原理,有人带过吗?方便吗?我看到国内配这种眼镜要价很高,写着德国技术。
这二者矛盾的。应该是镜片中小部分是老花,大部分是近视。玻璃镜片难打磨成这样。模压塑料镜片不难做到。技术好坏就是成本高低问题。
我配了一副,开车头晕。两个小时下来眼睛下面一片红肿,过了两天才消肿。
我以前也配过,带着不舒服,就没用。
镜片上2/3是近视,下1/3是老花,中间慢慢过渡的,镜片上没分界线。巨贵! 我几年前被忽悠着配了一副,近视镜没问题,老花镜过了没多久就用不上了,因为眼睛慢慢老化,multifunction 的东西实际不好用的又一个例子。
progressive 吗?我所有的眼睛都是这个,否则要么远 要么近,总有一部分看不清楚,
泉班到了两个月就给他们设计了不少镜头,他们应该给你加薪!😊
我在想什么时候离职,所以就不提工资的事了。
为什么?我怎么感觉这里比较适合泉班呢-从工作性质。人事上有妒贤嫉能的人在。但是不是时间过去,这些人也不得不服气接受?
主要是长途跋涉太麻烦。如果我提离职的话,他们可能愿意让我在家工作时间多些,但我不寄希望。
先问他们允许你多在家工作不,然后再辞职吧。
对,正确的程序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