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严部队被堵之时,就是广大学生开心之时。当时高自联号召外地学生进京,让我想起古时各地诸侯勤王的举动。于是各地学生从全国涌向北京,这时火车进京都不要票了。全国高校都放假了,但我们当老师的虽然没事干依然还得坐在办公室,但我们谈论的也都是关于学生的事情。我当时也忍不住想去北京见证一下历史,于是就趁有一天不用去办公室报到,也乘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去了一趟天安门广场,那应该是5月25或者26日 ... 更多
我小时候住在上海某邨里,进出要通过一个瓶颈似的弄堂,邨里面开阔点,有几排2层的公寓,住几十户人家。因为这个邨的结构,邨里的居民关系密切,和邨外的人就不大来往了。 那时邨里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单身老太太,名叫安琪拉,很有钱,住一套公寓,家里有台那时少见的大冰箱。安琪拉讲一口广东普通话,性格开朗,常拉住路人聊天,有时给路过的小孩子高级饼干糖果什么的,偶尔也给经济困难的邻居送些衣物,食物。 安琪拉年轻时收留了3个华人幼女,后来把其中一个长得很漂亮的收做养女,长大后上大学培养,另外两个长得差的就做丫鬟佣人,买菜做饭洗衣 ... 更多
来美读书第2年,有次晚上约10点,开车回家,在十字路交叉口左转弯时,因为迎面来的车不断,只好等着,等到红灯亮了,迎面来的车停下,我就抓紧这瞬间,左转弯,这时迎面方向窜出辆车,高速穿红灯,猛撞上正在左转的我的车,把我的车撞出十几米,整个车头被切下,对方的车翻了身,轮子朝天滑出十几米,撞路边停住。我眼镜也撞飞了,跌跌撞撞下车去看对方情况如何,只见人都反扣在车里出不来,听见车里传出女人的哭声。这时一辆警车呼啸而至,警察指挥围观的人群合力把对方的车翻回来,从车里拉出2男1女,车里还滚出一堆空酒瓶。警察马上测了对方开车的人的酒精含量,把他铐起来押入警车。这时救护车也来了,把对方另外2人救走了 ... 更多
有一年的夏天我去加州南部的圣地亚哥出差几天,那地方离墨西哥很近。那天下午我办完事,见外面阳光灿烂,就决定独自去墨西哥逛逛。从圣地亚哥市区沿着高速公路朝南开车约半小时,看见路牌写着“前面的出口是美国境内的最后出口”,提醒行人,就要到边境了。过了那个出口约几分钟,见到墨西哥路牌,知道已经在墨西哥了,就找个出口下了高速公路,拐进一个小城。只见街旁有很多餐馆,工艺品商店,游乐场,和很多低档的出租车,感觉这是个主要做美国游客生意的旅游城市 ... 更多
文革中国人普遍对世界的认识是与世界脱节的。当然当时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是及其有限的。当时的中国有点类似于一个与世隔离的孤岛,虽然听说过外面的世界,可是大多数人却无缘接触,只能通过政府的宣传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当时我们听得最多,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于这三分之二到底包括那些国家的人民,似乎没有人认真考究过 ... 更多
想起来long long time ago我这种英语还出过一本英语教材:《专业英语》 这是给高年级本科开的课,一周2个学时。 一是学些专业术语,二是如何读专业文章。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这门课 ... 更多
文革中经常举行一个活动叫忆苦思甜。其主题就是宣扬今天的生活如何好,以前,尤其是所谓旧社会的生活如何不好。至于这个活动的频率,我就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 这种活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邀请贫农老大爷或老大娘给大家作报告,讲讲旧社会如何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然后宣传今天的生活如何好。这种演讲通常都是俗套,没有什么好说的,一般都按照台词进行 ... 更多
几年前回当年的农场怀旧,拍了几张照,以前在中坛贴过的。我76年4月17岁半去那的,在那度过20个月,77级高考胜利大逃亡了。那个连队3百多个知青,考上大学2个。那里的房子现在是农民住着。我考上大学还没离开时,队里2个各方面条件好,高傲的女知青忽然很有耐心的和我讲话 ... 更多
看见remote的帖,网文读后感 “我倒是真的想知道,是否有人,写三个未婚的女留学生,初到美国同为室友,然后各自在美国慢慢生存下来的故事。 不带狗血剧情的,就是那样普普通通认认真真慢慢安顿下来的。” 关于这个,我是可以写写的,但是我中文太差了,只能白描。😅 我当时的2个roommates, 都是22岁来美国,一个外经贸大学的来读Econ phd,一个是外交学院还是国关,来读政治学phd. 外交学院的女生,她男友毕业分配去了外交部,几个月后去了北欧的芬兰大使馆工作,似乎是二秘(记不清了,对外交部的级别不熟)。 前一个外经贸的女孩极漂亮,那年3个经济系女生来的时候,整个校园的男生都沸腾了 ... 更多
我们小时候还有一个今天看不到的街头景象:小人书摊。就是有人将连环画书在街头摆摊,小孩子可以去看书,我记得价格是一,两分钱看一本书。大概是比较薄的书是一分钱,多数是两分钱一本。当然,这价格是由书摊老板定的,但如果你觉得这本书不值两分,还可以跟书摊老板讨价还价。 所以我们那里放学之后,就可以看到每个书摊的周围都是一群背书包的小孩坐在那里看小人书 ... 更多
拜见博主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