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 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全集 III (Mariss Jansons / 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汉八刀

今天听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 - 1893)的六部交响曲全集,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意大利随想曲》,拉脱维亚指挥家马里斯·扬颂斯(Mariss Jansons,1943 - 2019)指挥挪威奥斯陆爱乐乐团(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D大调《第三交响曲》,由于最后一个乐章是以波兰舞曲的节奏所写成,所以又称“波兰”交响曲,作品第29号 ,完成于1875年,题献给弗拉基米尔·斯特潘诺维奇·锡洛夫斯基(Vladimir Stepanovich Shilovsky),于同年11月在莫斯科首演,乐谱于1877年出版。这是柴可夫斯基六首交响曲中属于“冷门”的一首,同时,它也是前期三首交响曲的最后一部,其中第一、第二交响曲接近国民主义,这部第三交响曲则体现了柴可夫斯基摸索于新的境界中,极欲挣脱此一要素的意图。当时35岁的他仍受到前一年冬天的忧郁症的折磨,然而这部以舞曲为基础,轻盈而细腻的《第三交响曲》使得他结束了长期的沮丧、忧愁,并且免于受到同性恋倾向丑闻的耻辱。

第一乐章,“引子和快板”(Introduzione ed Allegro),引子部分是d小调的“葬礼进行曲”,4/4拍,甚快的中板,节奏和旋律非常缓慢而低沉。随着管乐和弦乐的推进,进入D大调辉煌的快板主题,4/4拍。

第二乐章,“德意志风格”(Alla Tedesca),朴素中庸的快板,降B大调,3/4拍。这是由美妙的三段式组成的圆舞曲。

第三乐章,“行板”(Andante),哀悼的行板,d小调,3/4拍。这是整首交响曲的核心乐章,抒发对广袤田野的感情,一幅田园式的诗情画意由管乐逐步打开。

第四乐章,“谐谑曲”(Scherzo),生动的快板,b小调,2/4拍。通过破碎的旋律和持续的圆号之间的冲突和调和,形成美妙的中段乐章。

第五乐章,“终曲”(Finale),火热的快板,D大调,3/4拍。开头是一段强烈的波兰舞曲风格的展现,也就是该交响曲得名“波兰”的原因。接着是较为平庸的快板部分。

 0  0              
评论 

   标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