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 - 1893)的《第六交响曲》,生于法国的美国指挥家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1930-2014)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
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Pathétique),作品74号,大约在1893年8月末至9月间完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作曲家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柴可夫斯基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他的“天鹅之歌”。
第一乐章,慢板-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