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 柴可夫斯基 《第四交响曲》 /《意大利随想曲》(Seiji Ozawa / Berlin Philharmoniker)

汉八刀

今天听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 - 1893)的《第四交响曲》和《意大利随想曲》,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Seiji Ozawa,1935-)指挥柏林爱乐乐团(Berlin Philharmoniker)。

f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36号 ,作于1877-1878年,题献给柴可夫斯基的资助人俄国铁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这是柴可夫斯基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也是他“命运三部曲”(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中的第一部。当时,草率的结婚和快速的夫妻分居使柴可夫斯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乐曲正是表现了他痛苦的心情和对幸福的渴望。作为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当中最富变化、最热情的乐曲,具有明显清楚的叙述内容,采用纯音乐的形式,却有标题音乐的实质,此处所表现的是苦恼彷徨的众生相,以及威逼、胁迫人类的命运魔掌,使听者产生一种凄怆之感。作曲家还指出:只有投入人民之中,才能战胜命运,获得力量。当时,柴可夫斯基得到了梅克夫人的捐助,才得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专心投入到创作中去,该曲即是题献给梅克夫人。另外,柴可夫斯基独特的旋律美感、精妙的结构、精巧的管弦乐技巧,也是这部交响曲永久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序奏为持续的行板,F小调,6/8拍子。全曲的核心出现在第一乐章序奏中,这就是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威严的“命运的主题”。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弦乐奏出,充满了苦恼的情绪,接着又由木管反复。这一乐章通过表现沉重忧郁的心情和转瞬即逝的幸福梦幻不停交替,揭示出渴望幸福的个人和严峻的命运压力之间的冲突。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降B小调,2/4拍,三段体。双簧管呈现孤寂的主旋律,紧接着是感觉兴奋的副属旋律, 在主旋律以更加凄寂的形态反复而告一段落后,中段如农民舞蹈般优美。整个乐章富于诗意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痛苦,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

第三乐章,诙谐曲, 快板,F大调,2/4拍子。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全体弦乐器持续拨奏。主旋律显得急促匆忙,但却给人以梦幻茫漠的感觉。 此部分进行至一段落, 即由木管乐器单独奏出俄罗斯舞曲般的旋律。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音型。

第四乐章,终曲,热情如火的快板,F大调,4/4拍子。形式为类似回旋曲的自由形式。 强烈的第一主题以全合奏形式奏出。紧接着的第二主题是根据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所写成的朴素、优美的旋律,表现出人民的强大力量。最后,音乐在描绘节日欢乐景象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3  2              
评论 
xyz3 - 07/15/22 13:57

老柴的4,5,6交响曲,在冬天听,尤其压抑。

意大利随想曲就轻快多了。

汉八刀 - 07/15/22 22:08

还好现在不是冬天。

   标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