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日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弦乐小夜曲》(Neville Marriner /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汉八刀

今天听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 - 1893)的《胡桃夹子组曲》,以及C大调《弦乐小夜曲》,英国小提琴家、指挥家内维尔·马里纳(Neville Marriner,1924 - 2016)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演奏。

C大调《弦乐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 in C Major, Op.48),作品第48号,创作于1880年冬天,1881年完成。题献给莫斯科音乐学院总管兼大提琴演奏家康斯坦丁·阿尔布列希特(Konstantin Albrecht)。该作品最初起草时,柴可夫斯基想作成介乎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间的形式。最终才定稿成为弦乐的组曲形式,但在作曲形式上仍保持着交响曲的结构,每个乐章在调性上也保持在一致的连贯性。作品共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附有标题。

第一乐章,小奏鸣曲式的小品(Pezzo in forma di Sonatina),C大调,6/8拍子。 序奏采用行板,第一主题庄重有力,充满内在活力。该主题不断重复,流畅而委婉,旋律起伏较大,色彩沉郁而略含哀怨。为了划分前后两个段落,柴可夫斯基特别作了 一个停顿后,转入活泼的第二主题(中庸的快板)。在这里,小提琴与大提琴“一唱一合”,欢快的跳跃,与第一主题沉闷气氛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的尾声与序奏主题一样,回到行板结构。

第二乐章,圆舞曲(Walzer),G大调,中速3/4拍子。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经典圆舞曲。主题旋律轻盈舒展,典雅柔美,充满青春的活力。 你会不禁联想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中圆舞曲场面。该乐章用复三段式写成。第一大段的音乐以抒情歌唱性的旋律,表现出一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波状起伏的旋律线和旋转舞的律动,对于圆舞曲是有典型意义的。第一大段分三个小段落,开始部分直入主题,热情奔放;第二小段,抒情流畅;第三小段是第一小段的反复,但增加了新的流动声部,其中包含着一个跳荡的节奏型。以这个节奏型为基础,第二大段的音乐重复第一大段主题旋律加以变化。 第三大段仍然是重复第一大段主题的变化反复,最后加上一个尾声,音乐由强而弱,渐渐消失。

第三乐章,悲歌(Elegie),采用突出中间部分的三部曲式,D大调,速度稍慢,3/4拍子。主题以合唱的和声织体形式写成,滞缓的旋律,充满哀婉如歌的情绪。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味。这个乐章,充分体现老柴捕捉旋律的天赋和精妙配器技巧的天分,乐曲中充满着纤巧的音色。

第四乐章, 终曲俄罗斯主题(Finale- Tema Russo),序奏采用行板,后转为快板,2/4拍子,奏鸣曲式。行板,也就是步行的速度。序奏承接了第三乐章悲歌的调性和气氛,演绎一个俄罗斯民歌《在牧场上》的旋律, 由小提琴加上弱音器来表现这个抒情而略带忧伤的曲调。 从主部开始,变成了快板。第一主题采用一首俄罗斯民歌《在绿色的苹果树下》。这个主题在整个乐章连续变奏了三次,每次变奏的时候,刚才的旋律移到不同的音区和不同的乐器上演奏。第二主题不是真正的民歌,但也具有一些民歌的风格,结构是三段式,第二主题旋律在三个阶段中变化反复发展,充满极为细腻流畅舒展的诗意。接着是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在展开部中,先发展第一主题,再把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结合起来发展,然后再用模仿复调的手法发展第一主题。所谓模仿复调,就是一个旋律先由一件乐器演奏出来,然后隔开一定的距离,先后由第二件乐器和第三件乐器依次模仿这个旋律。到了再现部,两个主题都在C大调上出现,并且增加了一个结束部,也就是补充第二主题的部分。最后是尾声,雄健有力的尾声,以强烈的音响先后变化再现了第一乐章引子的主题和第一主题,也就是两个民歌主题,全曲在节日欢庆一般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2  2           
评论 
xyz3 - 07/04/22 00:20

这是芭蕾舞版本。把第三第四乐章的次序颠倒过来了。这样整个作品在悲剧中结束。

汉八刀 - 07/05/22 00:01

感谢分享。

   标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