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9日 理查德·施特劳斯 第一和第二大号协奏曲 / 保罗·欣德米特 大号协奏曲、弦乐与铜管乐的音乐会曲(Sawallisch / Hindemith)

汉八刀

今天听的CD,包含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第一和第二《大号协奏曲》,由德国指挥家沃尔夫冈·萨瓦利施(Wolfgang Sawallisch,1923 - 2013)指挥爱乐乐团;以及保罗·欣德米特的《大号协奏曲》和《弦乐与铜管乐的音乐会曲》,由保罗·欣德米特本人指挥爱乐乐团。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 -1949)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他于1864年生于慕尼黑,他最初严格地学习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但后来赞赏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新音乐,从而完全转向标题音乐,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净化》、《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从他的作品目录中就可看出,除了在年轻时写作的交响乐和室内乐等无标题音乐之外,大部都是作为标题音乐的交响诗和歌剧作品及其它声乐曲。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理查德·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他与以写圆舞曲著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完全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德·施特劳斯(R. Strauss) 称呼,以与该家族的众多成员相区分。

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中提琴家,后入美国籍,是现代与史特拉文斯基巴尔托克等同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欣德米特被认为是现代音乐中的保守主义者,是二十世纪一股复古的暖流。九岁学小提琴,十四岁成名,同年入音乐学院深造作曲和理论。1915年任法兰克福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并继续从事作曲和室内乐演奏。1927年在柏林教授作曲,并开始音乐理论和历史研究工作。此时写成著名歌剧《画家马蒂斯》。1940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音乐院任教。晚年以指挥家身份往返欧美各地演出。他的创作的第一阶段,为20世纪初到3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创作中,早期的“反浪漫主义”歌剧《谋杀,女人的希望》(OP.12,作于1919年)、《努施—努希》(OP.20,作于1920年)、《圣苏珊娜》(OP.21,作于1921年),在演出时曾获轰动,但很快就被人遗忘。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的著名作品是《室内乐》、《乐队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中创立的“线性——复调手法”,而钢琴组曲《1922》被称为是“现代都市的赞歌”。1926年创作的歌剧《卡地亚克》运用巴洛克时代编号歌剧的形式,也糅合了表现主义手法。第二阶段为其创作巅峰时间的作品,也就是以《画家马蒂斯》为中心的一批无论形式与内容都日臻成熟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音乐会协奏曲》、《最尊贵的显圣》、《天鹅转子》、《葬礼音乐》、《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降E大调交响曲》、《韦伯主题变奏曲》、《四种气质》。第三阶段为移居美国之后的作品,相比第二阶段的创作,更加注重形式的严谨。这一阶段,欣德米特对战后的先锋主义音乐采取激烈的反对态度,从而与先锋派的某些代表人物发生深刻冲突,认为把形式与技法手段不断翻新当作唯一目标来追求是一条极为危险的艺术道路。这一阶段的作品包括《宁静交响曲》、《当丁香花最后在庭院开放的时候》以及歌剧《画家马蒂斯》。

《弦乐与铜管乐的音乐会曲》是欣德米特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专门为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50周年创作,这部作品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铜管乐器,貌似轻松、洒脱,滔滔流水一般,实则演奏的难度极高。

 0  2              
评论 
xyz3 - 01/09/22 22:56

挺喜欢Sawallisch的指挥风格。 上面是德沃夏克的一首‘斯拉夫舞曲’

汉八刀 - 01/10/22 19:32

喜欢

   标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