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4年开始在美国工作,那时年轻,精力充沛,好奇心强,跑了美国很多地方,出差或面试其他工作。去看其他公司是什么样的,在干什么。感兴趣的话我就想改换门庭,去那边工作, 没兴趣的话就当公费旅游。反正美国到处生活水平都一样,不像中国各地差别很大。单一个纽约州,我就去了3个公司面试。
我这辈子就坐过一次头等舱,是GE研究中心给订的票。那中心在纽约州府Albany,11月份那边已经寒风凛冽。面试时我说“我们加州四季如春”,人说“这样的天气太枯燥无聊,俺们纽约四季分明,才有劲”。结果我没得到Offer。
第2个面试是在纽约上州Binghamton的一个上市前公司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名字气派很大。那公司里一位中国工程师悄悄告诉我说“别听老板瞎吹,这公司情况不好,上不了市的。俺们都是同行,以后难免常见面,俺应该告诉你内情”。那时IBM刚关闭在Binghamton的一个部门,当地房价暴跌,十分凄凉。结果我也没去那。那公司后来果然倒闭。可惜我后来没碰到过这个中国兄弟,也可能碰到过相互已经不认识了,毕竟只是一面之缘。
第3个面试是在纽约长岛的Symbol Technology。这事使我想起一个中国人,叫李Y. J.,原是上海某研究所的。文革前的老大学生,改革开放初就被公费派往美国进修,业务应该算很好的。那时公派的人都存些美元,买几个大件,按时回国。但李拒绝回国,那时算很严重的事,有点叛国投敌的意思。我因为和他同行,听说了。中国方面大概和美国交涉要他回来,美国为难,估计是J 1签证,说好要回国的。结果他就去了台湾。几年后他换了签证再回美国,就在那Symbol Technology工作。他学术了得,发表了很多文章,很快就当选我那专业的Fellow,那时全球华人Fellow没几个。我在Symbol Technology面试时问起李。那边吞吞吐吐的说李正在忙,现在没空。我当时怀疑李犯了什么错误,被公司打入冷宫。后来在一流刊物上看到他还在不断发表有催眠功能的文章,知道他没事,大概不愿见我这个也是来自上海的同行。阴差阳错,我没去Symbol Technology。
转眼20几年过去了,那充满好奇和理想的日子已经远去,现在的我,不擂就坚决不换工作。现在的我有空常常坐在计算机前瞌睡,哎,我老了。
以前,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通过电话☎️Interview 就拿到了曼哈顿的一个工作。没去!还是呆在加拿大了。一家人都在这里。以家庭为重。有一次去波士顿面试过。感觉那边人比较乡土气息。那里我周边的人去美国的很多。自己也是摇摇欲试。不过还是没有去。最后感叹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深深的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10几年前我和几个同事去波士顿出差。走在街上觉得我们是穿着马虎的土包子,当地人很时髦。但当地人比你那里土,可以理解,因为你那是法国文化区。
我是01年来美国的,我也觉得我老了。就是想挣钱退休。能为儿女再多挣点也是好的。我现在刚到我觉得我父亲老了的那年。父亲聪明异常,记忆力特别好,但是他还是中年,我就感觉到了他记忆力的巨大变化,我也在经历着。
泉班让人勾起回忆了。我毕业出来本来想去加州找工作,去加州晃了一圈,面试加旅游,觉得加州人太多,给人感觉每个角落都是人,而且加州气候太干,不适合我们南方人,当下就决定不去了。后来上班养成一个习惯,中午吃过中饭,就坐在计算机前打瞌睡,打完瞌睡下午就开始上网灌水,一天真正干事也就上午几个小时而已。
我也不喜欢加州,像联合国,人太杂。但很多国人喜欢加州,华人多,像在国内。
我也不喜欢加州,去玩玩儿还不错,有的城市就觉得是回到了中国。
想起来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一次面试。当时有个朋友介绍我去她工作的公司,待遇特别好,而且还有班车,我就跟她说我要蹭她的班车去公司面试,结果那天发现所谓的班车其实是老总的专车,上车了就发现老总面色铁青的坐在里面,一路上我那个尴尬,后来自然没去那个公司上班,你想连面试都懒得自己打车,可见有多懒。😁
哈哈,这个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