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技术(不是科学)大发展,知识大爆炸,越来越多我不懂的新领域出现。以前常东看看西看看,勉强跟着形势,现在觉得渐渐跟不上了,也不想跟了。
以前投稿论文,努力按照评阅意见修改,不管是否同意评阅意见,只求发表。现在投稿,懒得修改,尤其觉得评阅意见没意思时,就拒绝修改,那就不能发表了,但我不很在乎了。
工作既然做了,有些价值,还是要分享出去,现在可以上传Preprint,谁都可以免费下载,这样,工作就公布了,传出去了。光学界Preprint的网址是 https://preprints.opticaopen.org/。Preprint上的论文,没经过审阅,质量没保证。对要提职,转终身教职的年轻人来说,Preprint上的论文不作数的,但我没提职问题。
我还会在LinkedIn上发贴说我在 https://preprints.opticaopen.org/ 上发了这个那个,贴上链接,会有几千甚至过万人去看,这样我就满意了。我看到有人在LinkedIn上评论说有3人常在LinkedIn上论述光学技术,提了我的名字,另外2人是洋人。
再过几年我可能在 https://preprints.opticaopen.org/ 上贴文的兴趣也没了,人就这样衰退玩完了。
二泉可以多多回上海去vacation,可以看看家乡。
看你经常发上海的美食,觉得你还是蛮思念故乡的。
退休之后做什么,确实是个问题。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一直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除了上上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我有时都有点盼着家里的东西出点什么问题,这样我就有事干了。修不好,难道还修不坏?
我现在还有点四肢不勤。
离得太远了,不然家里东西坏了就请你来帮忙。😝
没问题,而且我保证不收费。
为了进一步表示我的诚意,我还愿意让自己显得比较忙碌,比如:把小问题修成大问题?
哈哈哈😆
家里东西经常要修的,应该让你很忙碌的。
说的是,其中有一些就是让我给修坏的。
不过好处还是有的:下次再修理同样的东西,我保证不会修坏了。
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观念:在游泳之中,学会游泳。
我有时也这样,修坏一次,学会了,下一次不会修坏了。但很可能没有下一次了。
自己修是否值得,取决于最后的统计结果。修坏的多、还是修好的多?修坏的价值高、还是修好的价值高?自己修是一种乐趣,还是一种煎熬?...
对于我来讲,这是一种乐趣。而且大部分东西也都修好了,修坏了也不怕,正好换新的。
另外,最初几次修理下来之后,再有什么东西坏了,就不会再害怕自己去修理它了...
修任何东西都不是乐趣,只是觉得理工男应该要做些手工。修好的比修坏的多好几倍。但修好的转眼就忘。修坏的耿耿于怀,气恼自己的笨拙。
修坏了、又无法再修好的东西,我会很快买新的,然后把它忘掉。
我和你相反,我不怎么记得我到底修坏过什么、也不会自责,我更愿意记住我的哪些成功。
例如:我有一个按摩椅,买的时候说是终生保修。结果某一天某些功能不工作了(可以凑合着用),找商家,回答说只保零件、不保人工。修理肯定只能商家上门,什么时候技术人员有时间、需要多少时间确定故障部件均未知。
于是我就自己查找、并最终确认坏的是主板。然后我就拆下主板,让我老婆上班时顺路找到商家替换了一块新主板。据说当时商家惊呆了,问:你们怎么知道问题出在主板、又是怎么拆下来的?-(没有专业工具,确实不容易确定故障位置、并拆卸。)
哈哈,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
我们今年学会了修马桶的水箱。😎
学会了之后,是不是觉得其实很简单?
我家里的东西,那样是我没有修过的?我一时还真的想不出来 ...
厉害!以后找你请教!
我有个异想天开,去大学学习音乐,乐理作曲等等。现在用软件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配器,一个人就可以有一个小乐团的功能。
练唱歌也行。配个吉他啥的。去合唱团领唱也行。
我现在嗓子沙哑 😞
那你可以唱"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支持!
支持泉班找点娱乐,学乐器真的蛮好的,我家队友一直想退休了学古筝,反正比坐着发呆好。
学的话可能是作曲。
音乐可以干到很老的。
其实你现在应该逍遥自在,所有的美好的仗都打过。
人生除了事业得有别的爱好,要不然把工作事业当成唯一的爱好会生命支撑支柱,到最后会很不开心的。
身边的例子,清华毕业出国坐博士,四十多岁才拿到国家研究机构的科研位置。本行业国际大奖五年才发一次的大奖得主。因为其在行业里的地位和成就,一直干到77岁才退休。可退下来不到半年,严重抑郁,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了目标。各种机能退化得超快……
There is a reason for a season, 每一个人生阶段目标和使命都不一样。
我没那人这么努力。越是工作努力的人,退休后生活转型越难。
很不错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退休之后做附近找个大学教书!
大学教授退休可以延迟,那是针对已经在大学里干了很多年的教书匠而言。要想申请进去,50岁去申请大学都会嫌老的,除非在别的大学在同样领域已经well established, 人家想挖角。大学位置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美国,他们喜欢从assistant professor 招人,招两AP, 留一个,几年腾纽儿不了那个就得走人。
只是教书不占教授职位的不难, 尤其是对领域内名人
教书需要语言极好,对很多老中来说并不容易,行业名人的认可度是你的圈子决定的。去挂个Ajunct professor 的名头不难,但是那种title没有啥用也没有意义,除非贪慕虚名
Adjunct Professor paid很差。而且本科生不是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