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笔记

-- 旧文搬家,得益于好书推荐的启发
Aprilmei

               在微信上看到关于这位天才医生的报道,他的成就,他的年轻和他的死亡。我第一时间寻找他写的唯一的一本书:《When Breth Becomes Air》。因为病情恶化太快,他的书是由他夫人完成的,并在书的后半部增加了自己的记录和情感。这后半部尤其感人,催人泪下。

            Paul如果不死,将有着世人羡慕的大好前途。他大学的专业是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后来去剑桥大学拿了一个硕士。多种因素促使他去耶鲁大学读了医学博士,主攻脑神经外科。毕业后一共七年的斯坦福医学院的住院医已经最终完成,眼看就要成为外科教授并有自己的研究室和先进的研究项目,他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一颗刚刚升起的医学明星就这样陨落了。

            在这里我不想详细介绍他的短暂生平,网上已经太多。只想表达我对他的敬重和佩服。不是因为他在学业和医学领域里已经达到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人文情怀。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他对做人的理解以及对死亡的理解,完全超出了他这个年龄的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他的观点也许不被社会上的很多人接受,但却和我的想法完全吻合。他自己后来变成病人以后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的,只是他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可怜人,而是坚强地把握自己的命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体面。

            我们都说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只要一门心思把病人治好,就是一个好医生。Paul认为这个没错,但远远不够。也许和他的职业和领域有关,他看到了太多不治而死的病人,看到了病人家属的痛苦与无奈。脑肿瘤或者脑部创伤并不是治愈率很高的领域。他认为医生一方面要全力治救病人,但更要帮助他们并引导他们去面对死亡。这并不是消极的做法,而是更实际更人文的关怀。只有对死亡有了清醒的认识,治病的过程才会更理智,更实际,更以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医生站在了生与死的中间,一方面要努力把病人拉回到生的一边,同时也要准备好把病人平静地送往另外一边。

            Paul也是平常人,被诊断出四期肺癌以后也有着普通人的四部曲:震惊,拒绝,悲痛和接受。这中间当然也少不了彻夜不眠,以泪洗面和对未来失去信心。因为他自己深厚的医学功底,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常人的盲目乐观或过度悲观。他的主治医生是一位全美知名的肺癌领域的专家,但就是不告诉他他的生存百分比,只是鼓励他在病情得到控制以后还可以回去继续完成住院医。他自己根据病情订了大致的计划,如果还有一年生命就赶快写书,完成自己从小就有的梦想,成为作家。如果还有十年生命就回到外科领域继续工作。

            他的第一轮治疗开始效果还不错,肿瘤得到了控制,于是他带着虚弱的病体坚持工作。我们都知道住院医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大夜班还加上许多杂事。但他必须坚持拿下最后一年以完成这个里程碑。他可以坚持工作一周但周末却一觉睡上42个小时。不幸的是这个治疗方案失败了,只能走第二方案,也就是化疗。化疗的痛苦就更是尽人皆知了,但最终又因为身体产生抗药性而再次失败。

            Paul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病情不容乐观,他和夫人商量决定尽快要一个孩子。他在正式开始治疗以前就冷冻了精子,现在就想和时间赛跑,尽量和自己的孩子多呆几天。在这样一次次治疗失败的打击下,他没有放弃,也没有要求更多的试探性治疗,因为他自己也是医生,知道时间是不该用来浪费的。他停掉工作,马上开始写作。尽管身体迅速虚弱下来,他还是坚持把书几乎写完了。他的书里详细描述了他对人生和死亡的理解。

            在女儿八个月的时候他的肺癌已经全面扩散并侵入脑部。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所有家人面前他逐个感谢他们为他所做的一切,单独感谢夫人的付出,安排好了一切身后事。然后要求护士撤掉呼吸机,在吗啡的作用下平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一家人陪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

            37岁的人生是浓缩的人生,但也是人生啊!

 8  7     
评论 
Puppleeggplant - 03/31/22 21:01

谢谢介绍。我想如果他最终治愈的话,我会来读这本书,现在觉得实在太沉重……如果他能治愈的话,他会是多么优秀的一个医生。

生是过程,死是永恒。每个人都体验着这个过程,都有一天要面对这个永恒。体面地活、体面地死,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你说的对,浓缩的人生也是人生,他很充实地活过。命运造化弄人……

kaph - 03/31/22 08:29

他太太后来再婚,她的先生的上任太太也是癌症过世的。

Aprilmei - 03/31/22 13:07

Wow!

松柏的冰凌 - 03/30/22 07:56

的确是个复杂严肃的问题。中国人由于没有信仰,对死特别害怕。在病痛,死亡面前,搞得自己和家人很累很累。我深有体会。

Aprilmei - 03/30/22 09:01

我也深有体会。既然每个人早晚都要经历,能坦然面对,早做准备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好处。

polebear - 03/29/22 22:04

知道这个故事,但没敢去看去读。这几年,看到太多的悲伤,知道生命人生不易,尤其这种大病大难之前,不面对,你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的反应。

Aprilmei - 03/30/22 08:56

读这种书是要有坚强的神经。我也是几年前读的。

   标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