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读博时,系里的中国同学,比我早来美的都有64绿卡。我和后来的中国同学,没赶上那绿卡。那时中国学生的状态好像分成两拨,一拨有绿卡的生活轻松些,打工赚外快,出去郊游。。。没绿卡那拨有压力,更专注的学习。当然相互关系还是一样好的。
我学的是物理专业,早就听说工作难找,所以毕业前半年就到处查找可能的工作机会,号称全美掘地3尺,寄出去1百多份申请。那时到Kinko去复印大量简历,装满一旅行袋,回来装订,写1百多信封。。。。。最后装满一旅行袋,扛到邮局去寄。结果连半次面试机会都没有得到。那时美国就业市场差,每年6万H1名额用不掉。不象现在每年8万H1名额不够用,得抽签,
国内读硕的同学,同专业的,散布在美国各大学读博,大约一半多最后改行做软件了,有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迫改的,也有心态灵活的人,读了一半就改行了。读物理的人改做软件很顺手,学2门课,有人甚至仅仅拿本编程的书自学一下,就上阵了,100%能找到工作。偶尔有同学找到对口工作的,我就好奇,他有啥特殊本事,竟然找到工作了。
系里的老美教师员工,知道我们找工作的困难,有个员工告诉我本地有个默默无名的小公司可能需要我这专业的人。我就联系了,因为在本地,很快面试。因为在本地,公司的人认识学校里的一些老美教师,这样不需另外的推荐人。很快就Offer了,工资低,但那时没有选择,有工作就好。就这样,全美到处找不到,不料机会就在眼前。毕业和开始工作之间有2周空白时间,严格说这段时间有身份问题。公司老美说别管他,移民局确实没人在乎这点小事。找工这事总的说有点惊险,快绝望了,所幸最后还是成。
我请那老美吃饭致谢,他选印度餐馆。好几年前,好奇网上搜索那人,发现已经去世,他年纪比我大不了很多。
我算读得很好的,毕业时拿了学校年度研究生大奖,名字刻在大楼里面的墙上的一块大匾上,我拿到一块小匾,保存至今。系主任给了我一份Adjunct Assistant Prof 的聘书。那工作挂名没工资的,但对我申请绿卡稍有一点帮助。
工作后办特殊人才绿卡,2个月就批了,但绿卡真正拿到手还是等了2年。有了绿卡和第一份工作的经历,跳巢就不很难了。以后就是工作满意度的问题了。庆幸那时还是找到工作了。否则也只能做软件,人生道路会很不一样。28年很快过去了,那些都是往事了,现在要问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是否开始就学其他实用些的专业?我觉得还是会选现在这专业,我有点执着,不Flexible。现在的心态是退休倒计时。
我最欣赏泉班最后职业选择的那段话。
换到短平快的实用行业,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年龄一大被淘汰出局可能性大。
呆在自己有优势的传统行业,开始难但呆下来的后来愈干愈好。
但是学物理的人还是多于市场所需。所以不是很历害的还是转行,至少能干一阵子。
每个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职业。
物理确实供过于求,有些人不得不改行,也是没办法的事。
泉班出厂设置和时间好,成功了一半,然后运气也不错,所以现在岁月静好
出厂时间不好,正赶上就业市场萧条。近10年运气确实很好,其他年份运气差。
发一百份简历的事我也干过。后来先被一个小公司收进去,两个月以后跳到大公司。大公司录取程序太慢,所以我先进小公司干了一段。离开也是因为小公司不办绿卡。
彼此彼此
你是个执着的人。所幸你当初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多讲讲你的故事,我很喜欢听。我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可讲,真的是“半生潦倒,一事无成”。😔
把自己挪出中国,让自己的后代不用再生活在那里,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成就。
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没有吃子孙饭。
我许多同学(有条件却)没有离开,结果现在不得不送他们的孩子来欧美读高中大学。大人不肯吃苦,让孩子来吃。
而我们的孩子,由于我们的某种程度上的牺牲,他们生长于欧美,起点高,在欧美生活少了许多不适应。
谢谢你🙏
我现在看国内以前工作学习过的单位的网站,都有“党建”一栏,书记讲话等等,真的很讨厌。我们能在欧美扎根下来就是大成功。
是块铜匾,装在一个木排上。时间久了,铜色暗淡了。
很优秀👍
+1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