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川过年的习俗与今天电视上渲染的完全不一样。首先是不吃饺子,大概南方很多地区过年都不吃饺子。但有一样东西是我们过年必须吃的:大年初一早起吃汤圆。汤圆和元宵很多人会混淆,其实是有差别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所以决定了馅是不同的。汤圆心子绝对不能用于滚元宵。
但要吃到汤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问题是磨汤圆粉。那时不像现在随便就能买到汤圆粉,就连糯米也不能随便买。要等过年的时候凭票供应糯米,糯米买来之后,泡在一个大容器里面。好像要至少要泡两天以上。然后要找石磨,因为泡的米较多,要找一个大的石磨会推得比较快。当时有不少作坊有石磨,可能是交一点钱就可以用了。我印象中有排队排到很晚,等磨完都天快亮了。磨好之后,就要将浆带回去,沉淀之后晾干,大概需要几天。要不够干燥的话,过段时间汤圆粉会发霉,那就惨了。
然后是做汤圆心子。我记得我家是用核桃及芝麻炒熟后捣碎,再用白糖和猪油炒。猪油和白糖都放不少,这样一口咬开,又香又甜。虽然今天看来不太健康,不过当时的人没问题,实在太缺油水了,难得开一次荤。我其实不太喜欢吃甜食,但很喜欢汤圆,据说我最多一次吃了30多个,肯定是小学期间,具体那年就记不清了。我长大以后反正从来没吃过这么多。
还有就是年夜饭。我们那里其实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什么时候吃团年饭。按我的印象,似乎从小年夜到大年夜之间任何一天晚上吃都可以。并且绝对没有一桌子菜,通常会有一个凉拼盘,包括香肠,猪心,口条之类的,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东西:猪尾巴。印象中很少有炒菜,要知道每人每月只有半斤油的定量。还有印象的是扣碗,实际上就是类似梅菜扣肉这样的蒸肉。至于肉从那里来的,要么是过年增加的供应,还有一个可能是我表哥杀完猪给我们送的肉。我表哥从小就父母双亡,我家反右前条件还可以,家母20多岁就是银行的副行长,所以小姨一直接济两个外甥。后来当我家遭难,两个表哥已经成年结婚了,每年过年都会给我家送来香肠,腊肉及新鲜蔬菜及猪肉。但是好像这样的多样性今天已经没有了,全国在央视的文化侵袭下,已经越来越趋同了。大家都要年30吃团圆饭了。大年初一好像也不是每家都吃汤圆了。
也许有人会说,那个时代的贫困是由于时代的限制,跟文革没有关系。当然,我刚出生不久文革就爆发了。可以这么说我就是在文革中长大的。但我的亲身经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就是在整个文革期间,我没有感受到一点的生活改善。但从78年以后,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不能否认生活的日益提高。至少从80年代开始我对于过年的感受就日趋淡薄了。汤圆已经可以随时想吃就吃了,吃顿好饭也不是过年才能满足的愿望了。其实还有一个证据是当时好多的成年人都会回忆50年代的生活好,尤其是57,58年,从那以后,生活就日趋下降。当然,到64,65年还是有些改善。但文革开始后又直线下降。甚至在80年代初,好些人还觉得没有达到58年的生活水准。
美国也是因为物产太丰富,没有经历过饥饿的年代。
我看了下水经常浮想联翩,所以基本不吃,看来我比较适合在美国生活啊,都是好部位的肉,还切的整整齐齐,啥都看不出来 😅
我发现欧洲历史长的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等,也都是什么部位都吃的。因为古时候穷,只能有啥吃啥,成为饮食习惯,现在继续吃。而历史短的国家,比如美国,就只挑最好的部位吃。
猪下水都是下酒的好东西,尤其是物质匮乏的年代。
推磨可是个力气活,小磨省劲一些,可是花的时间长。大磨就快多了,当然需要强壮劳力推磨。
感觉你们那里过年猪尽其用,能吃的部位都给吃了😁
磨米粉真是辛苦过,我奶奶家有一个石磨,年前就象你说的一样,要把米粉磨出来,好准备做汤圆和元宵。磨的时候流水槽下直接放一个大布袋,等攒的差不多了,就拖出来沥水晾干,特沉。我那会儿小,只负责把米放到上面的孔里。
八十年代初期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好了。现在过年,大家都不是为了吃而过了,更像是精神层面上意思一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