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什么电影之前,都要放几段新闻简报,基本上都是毛主席接见某外宾之类的。再加上每年拍的新电影确实屈指可数,这应该就是说国产电影就是新闻简报的由来。朝鲜电影当时在中国比较普及,尤其有个《卖花姑娘》,据说是让很多人从头哭到尾,电影院里面一片嚎啕大哭之声,幸福的中国人民为朝鲜人民的悲惨遭遇痛哭流涕。我当然也看过,但并没有哭。我总觉得在公众场合当众大哭有作秀的嫌疑。我并没有印象看过很多朝鲜电影,还记得有一部《摘苹果的姑娘》。当然,朝鲜电影以后多年还一直在中国市场,但从来没有一部像当年《卖花姑娘》那样大火的。
越南电影似乎比起朝鲜就更等而下之了。我印象中看过越南电影,但基本上没有任何印象。唯一能想起一个名字叫《shen姑娘的森林》的电影,里面似乎有美国飞机轰炸的场景,这大概就是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的由来吧。我就不记得别的越南电影了。并且以后也没有越南电影了。
倒是欧洲的电影水平高一些。当时觉得最好看的电影应该是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的,像《海岸风雷》,《山鹰之国》,《第八个是铜像》等。这些电影情节比较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在当时能看到的电影里面确实算是最上乘的了,所以广受欢迎。但这些电影并不像八个样板戏一样总在电影院上映,只是上映一段时间就完了。但有时候某些单位放露天电影会放阿尔巴尼亚电影,这个时候往往人满为患,我还记得我和院里的小孩子一起跑到郊区某厂去看某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我记忆中我只在电影院看过《第八个是铜像》,其他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都是某些单位放露天电影看的,有可能当初公映的时候我还太小。承蒙泉班提醒,提到阿尔巴尼亚的电影莫名其妙,我就想起《第八个是铜像》这部电影,一开始是7个人抬着一个大概是叫易卜拉欣的铜像雕塑,一边走,一边回忆这位易卜拉欣的光辉事迹,反正让人看得不明不白。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是文革后就没有了,因为中阿交恶。
除了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外,还记得看过两部罗马尼亚的电影,一部叫《多瑙河之波》,还有一部叫《爆炸》。这两部电影表现的都是船上的水手,泉班一说,我想起里面可能就是总搂搂抱抱的。《爆炸》这部电影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其结尾。船长拉着一个年轻人从船上跳下来,向着岸边飞奔,后面轮船爆炸了,一股气浪向前面两人奔去,电影就结束了。到底这两个人是死是活是我当时一直想知道的悬念,也是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居然不将故事讲完。当然,后来还有看过罗马尼亚的电影,我记得有一部《橡树,十万火急》,应该还有其他的。
除了这些公开放映的电影,偶尔会有个别内部片从我们那里路过,然后在当地放一场两场的。一般会在电影院正常放映结束后加一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人人都想搞到票,我记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一定比例的站票。通常这种消息都是当天才知道。但当时的人们对内部电影的热情是现在人们想象不到的,所以基本上小城的人当天都知道了。所以到了晚上,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无数人手里举着钱,问往里面去的人有没有多余的票。我印象中记得看过几次这样的电影,因为家父有一位好朋友就在电影院工作。记得曾经有一次,大概我们家搞到一张票。我与父亲一起去,可能还有几位家父的朋友一起。到了门口,大人们举着票,我一个小孩子在中间,大概想让我趁检票的不注意的时候从人群里钻进去。可是看门的眼睛很尖,一把将我拦住要票,这时几个大人一起使劲前拉后推将我带进去了。一旦进去就没人管了,看门的要守在门口,如果来追我,那么外面会有一大群没票的人趁机冲进去。其实我完全记不清到底是看的什么电影了,但看电影的经历却记忆犹新。
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看的电影太少,后来高中时期学习压力大,也没有时间看电影。到后来上大学后,我每个星期天一早就出去到处找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一天至少看5,6场甚至更多,直至深夜方归。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不过今天我已经对无论中国片或者好莱坞片完全看不下去了。
朝鲜电影你漏说了“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这个是比较后期的电影。
还有个南斯拉夫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怎么没提苏联的电影呢?我印象最深的是“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芭蕾舞天鹅湖。
你说的都是文革后的电影了。
你说的这几部,我只看过【卖花姑娘】,还记得那首歌,唱的凄凄惨惨的。
很怀念小时候的露天电影院。那时候如果晚上有电影,我们小朋友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背着书包,拿着马扎去屏幕前占地儿,现在想想真傻,前排怎么看电影啊,有时候前面没地方了,我们就到屏幕后面去,反正都是看,正反无所谓。😊
我也怀念小时候的露天电影,现在大家都是自己抱着一个device自己看自己的,没了那种热闹气氛。
我也是抱着马扎去占地方。老爸在年青教师里算要孩子早的,所以邻居们都羡慕。我更得意了。不过每次放完电影,校园里丢失东西的不少。人穷吗!
这些电影都有印象。
我昨天刚看完决裂,今天开始看橡树十万火急💪
你这追得还挺紧,哈哈😄。
特别可爱!童心依旧。
看完好歹写个观后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