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是波动。没有其它。
- 以太是充满宇宙的基波。它的频率非常高。远远超过人的肉眼能够观测到的范围。
- 一切我们能感知的物质世界,都是从以太中投射出来的。投射的方式是谐波的频率形成驻波,在三维的驻波的节点会延伸出复杂的结构,电子,原子,分子,物质世界。
历史上以太理论已经出现过了,人们知道声波在媒质中才能传播,电磁波究竟是怎么传播的,有人提出了以太媒质理论。
但是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了没有以太这种媒质。它的出发点是, 如果地球在媒质中运动,那么光的传播速度就会因为地球和媒质相对运动而在不同方向上有所不同。
结果测出来不同方向的光速没有任何差异。所有没有以太这种媒质。
这个出发点是有问题的。因为以太是跟物质一起的,以太产生了物质, 所以并没有相对运动。就像磁铁跟它的电磁场一样,没有相对运动。
- 一个物体质量越大,从以太中接受的关注就越多。这种关注是从以太到物体的波的流动, 这种流动就是重力。可以用流体力学理解。
- 重力不是质量和物质的结果,而是形成它们的原因,并且是正相关的。
用下面的太阳地球的例子。
从以太中都有波流向太阳和地球。因为太阳质量大,流向它的以太波会给地球压力,这就是地球感受到的朝向太阳的重力。
同理地球上的物体也会感受到地球的重力。
这也相对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地球不会螺旋形地撞向太阳,按照 F = G M1M2/(RxR), 一旦R出现一点点波动,因为都是真空,地球就不会呆在既定轨道上,就会螺旋形地撞向或者飞离太阳。
而有以太媒质,就可能用流体力学理解, 地球太阳越靠近, 以太波过于致密,导致排斥。或者到了一定的距离,就会感受到回流的以太波的压力,以至保持距离。总之,比我们学到的漏洞百出的物理强很多。
磁力跟重力本质上是一回事。就像光有光谱一样。磁力跟重力的跨度更大。
知道并没有真空,而是高频的以太波是一切的基础,那么虚空中就有无限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