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

在农场插秧的体会。
二泉映月 - 01/24/25 07:13

那时是人工插秧和机器插秧混合的。

人工插秧时3根手指轻轻的捏住秧,用手指护住秧戳入泥里,是靠手指插,不是拿秧苗直接插入泥里,这样不伤秧,手指入泥后再释放,泥浆就填补手指的空缺,拥住秧了。知青都是年轻人,可以整天弯腰。电影里看到农村中年人也插秧的。

插秧机插秧,一排铁爪,抓住秧苗朝泥地里摁,很伤秧苗。那时的插秧机一人开车,常是男生,任务包括维护汽油机运转等等和机械有关的事。插秧机上堆积很多秧苗,后面坐两个人,多半是女生,面朝后面,不停的给铁爪提供秧苗。

水下泥地有些高低不平的,插秧机插下去有的秧苗入泥太深,长不好。有的秧苗入泥太浅,过一阵飘浮起来了,需要人工补插。

还有插秧机行进时觉得是走直线,等开过去后回头一看,是曲线。开一个来回,两条曲线间难免有重叠,浪费秧苗,也有空缺地方,需要人工补插。

用插秧机插的水稻,不但费秧,且产量明显降低的,降低多少我忘了。赶农时来不及的话就多用插秧机,时间有余的话就多用人工插。常常能看到一排插秧机停着,很多人在人工插秧的场景。亩产过N斤是终极目标。

那时开手扶拖拉机运输是热门美差。我试过,需要相当臂力控制车头,不失控乱撞。那工作绝大多数是男生做的,偶尔有娘子军铁姑娘做这事,也能勉强坚持。

那是77年前后的事,至今48年。

 

 2    11    297
松柏的冰凌 - 01/25/25 15:44

为什么西方的农民不是苦力活?还是机械化程度高吧。但经营农场就不是简单劳作了。而且经营一个小企业了。

松柏的冰凌 - 01/25/25 15:47

如果这样,相信泉班和我们中不少人都会做的不错的。因为可以动脑子。

appleton - 01/25/25 14:44

没插过秧,但是曾经掉进秧田里,差点淹死。

那年5岁左右,乡下舅舅家门前有块田,看到大人们下田插秧,水面到大人的腿。想下去体会一下插秧的感觉,觉得这水面的高度应该不至于淹没自己。在大人们没注意的时候,自己踩着田埂就下田了。没想到在泥地里越陷越深,这水马上就要到脖子高度了,而且腿陷在泥里,拔都拔不出来。好在这时候舅舅看见我了,跑来把我捞起来。

松柏的冰凌 - 01/24/25 14:36

我去大学农场插秧两周。人工插秧。蚂蝗爬腿上。只好站盆里。过一会再换地。日子不好过。回学校更认真读书。心想可不能去干这个。😀

二泉映月 - 01/24/25 15:58

我中学时去工厂“学工”,觉得没劲,想以后不能干这个。但“毕业”时还没资格去工厂工作。

松柏的冰凌 - 01/24/25 17:54

工厂的活强点。我用机床加工过零件。农活是干不来。挖粪坑举不上去。推车东倒西歪。掰玉米手起泡。农民看我们一个个大个子,以为能当整劳力了。结果不行。中学常下工厂农村干活。那时候学习有一搭没一搭的。

二泉映月 - 01/24/25 15:59

小孩子体验一下不同的工作有好处。

Ares - 01/24/25 13:39

你们那代人真是吃了好多的苦

二泉映月 - 01/24/25 13:58

是的。那时最疯狂的幻想都不敢想会去美国。

青箐 - 01/24/25 13:14

现在哪里还人工插秧?

二泉映月 - 01/24/25 13:59

完全不知道那里现在的情况,当年的难友早就失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