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躊躇許久,仍不知道2021年的總結,要從哪裡寫起。
過去的一年於我而言,算是地過得平靜,少了明眼可見的中傷,
記得2019年曾讀到一句話,大意是,
疫情之下,歲月靜好的想像終於難以維續,因為兵荒馬亂的日子,
在一個到處充斥正能量話語的社會,不安感卻像潮水一樣,
2020年的我,憤慨與感喟都主要圍繞自身的遭遇,
二、在荒謬中生活
疫情的連鎖反應,加上時局的變動,
發表一份記錄疫情下日常生活之種種的日記,得做好被約談的準備。
冰天雪地裡,懷胎八月的孕婦在醫院門外坐等流產,
山東的某位鎮委書記告誡上訪人員,有一百種手段「刑事」對方;
以上種種,多麼希望只是個例,可惜不是。那位聲稱有一百種手段「
那位在冬日寒夜與女兒一起彷徨街頭的媽媽,曾這樣哭訴:「
一切都是以安全或穩定為名,宣稱是為了民眾的福祉。可悲的是,
單純人性的惡,儘管看起來觸目驚心,其實並不那麼可怕,
在恍惚中,我聽到國家機器在那裡嘎吱嘎吱轉動的聲音,反應敏捷,
荒謬的不止於此。
就比如,個人在朋友圈發佈的資訊,
學生時代在王小波的書中讀到花剌子模國信使的故事,
當下的社會治理中,不管什麼層級,
更為荒謬的是,很多被套上枷鎖的人,不僅不憤怒於自由的喪失,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對於他人的不幸表現出不加掩飾的冷酷,
可以說,正是真實世界中安全感與穩定預期的嚴重匱乏,
三、在迷茫中忙碌
人到中年,突然發現需要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公眾號停更一年,期間除因出版社的提議而發佈過新書的訊息外,
迷茫首先表現在,但凡涉及社會性的問題,我已經完全不知道,
迷茫還表現在,除了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之外,
實際上,不止是公號文章的寫作,甚至於對學術寫作,
更為迷茫的是,在這一年中,我試著讓自己收斂與合規,
讓人迷茫的還有,關於努力的意義。一直篤信越努力越幸運的我,
就比如,包括我本人在內的法界同行與媒體同仁,
如果所做的努力沒有意義,那我們還要繼續選擇努力嗎?然而,
「內卷」的本意是不必要的複雜化或缺乏進步的自我重複,
四、在適應中反省
從年輕時候開始,我便認為法治在中國的實現,
我始終認為,與給予虛幻的希望相比,認清與直面現實是第一位的。
所以,我的女兒雖然成績平平,在他人看來可能毫不出彩,
直面現實,接受世界殘酷的一面,是走向成熟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我始終不認為,將各種社會問題擱在那裡,不讓人說破,
只是,在直面現實的同時,
年歲漸長,終究發現,對任何個人來說,時運都是第一位的。
所謂的適應,
相應地,在對外部環境的變動保持敏感並調整認知的同時,
所以,在得知近幾年國內位列TOP2的兩所大學,70%
我特別期望,無論身處哪個年齡層,
就像我的一個學生對我說的,在遇到眼高手低的批評時,
回看過往的研究,我關注的命題一直是,
法律不只是一個功能系統,需要不斷適應外部的社會環境;
在為人處世上,也有一些需要調整的地方。遇到不懷好意的攻訐,
可以說,正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選擇忍讓退卻,
在微博上讀到一句話:「你真正吸引的人,
「如果你選擇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