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lovNordstrom介绍的2003年的网上小说 -
孤独得象一颗星球,有一些琐碎感想,不多。
文中写了三个女孩子,基本都是刚出国没几年,30岁不到。都没成家。
都在寻找,想这想那。
看完文章,看作者本人描述自己作品想要达到的目的,看其他人的读后感。
作者说 - “我想写的,不是几个小资女人的爱情故事,而是人的挣扎”;
有一位评价说 - “作者想表达的,不仅局限于爱情乃至孤独,更扩展到在理想和现实巨大割裂面前个体的无能为力;但《星球》给我的印象仍然是一步以情感上的孤独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
我的印象也和这位评价者类似。
我看见了文字中各种对大龄的恐惧和烦躁,我看见了对未知未来的茫然。
我看见了对情感的犹疑、妥协、前后左右的转圈儿。
但我只感觉到情绪化的进退失据,也许作者把这个称为挣扎。
我一般会称之为情感上的苦闷。
而挣扎,我认为意义要更苦难一些。
这三个女生,顶多没有结婚,顶多没有找到归宿,算不上基本生存层面的艰辛。
所以,这是言情。
既然给作品找好焦点,就好捋清写作的脉络了。
三个人分别的故事,穿插来讲。有时这三个人在一起吃饭相聚。
就是这样分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大概的手法来叙述,穿插各自的感情故事。
其中一个人的感情写了两个方向,不仅写身边的又远又近,还有遥远的想象的一个形象。
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只给三个女性其中的一个这样的笔墨。
一遍通读下来,对三个人的叙述,笔墨多的这个自然记得清楚。
其次记得清楚的就是最小、经历最少的那一个。
另外的中间的那个,反而形象有些模糊。
所以我想,如果作者想要进一步修改的话,这些地方是否能够考虑考虑?只是我个人看法啊。
这个网上作品到今天近20年的时光,不能用我现在的心情来评价。那样不太公平。
但至少可以回去寻找,那个时候的我,如果读到这篇小说,会不会有共鸣。
想来想去,回答是被触动的可能性还是偏小。
据lovNordstrom介绍,作者在纽约哥大读政治系,然后海归了。
以我们每个人在校读书时的经验,可以慢慢比较作者描写的留学生生活是否贴切可信。
当时的我,尽管相似的年龄,但我已成家。
我也许不会有未婚女留学生寻找伴侣的焦虑,但我同样会有怎样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从零开始生存下去的焦虑。
这些我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些,但不多。
我看到了系里同学聚会的淡淡的场景,就是那样。
自然,作为言情小说,作者的重心不是在白描留学生日常生活。
所以我只是感到了文中的人物们每天扯着头发的劲头。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它归为言情的原因。
我倒是真的想知道,是否有人,写三个未婚的女留学生,初到美国同为室友,然后各自在美国慢慢生存下来的故事。
不带狗血剧情的,就是那样普普通通认认真真慢慢安顿下来的。
因为我曾经有机会见到类似的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几个小姑娘,只是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一步了解。
小姑娘们也是周末进纽约吃喝玩乐,学校上的自然不是哥大,找的也不是小说中的美国男友。有的一直也没找到。
类似的她们的故事,不用非得用对比对照手法,不用非得在大城市大学校。
而且这个,一定是要现在还在美国的人写的。已经海归的写手的作品,我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