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3626/202504/7578.html
现届(2025年)美国政府的副总统万斯写了一本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该书主要描述了美国中西部底层白人的生活困境与自身问题,以及社会环境与条件如“铁绣地带“造成的白人失业与贫困。自身问题包括大量吸毒、缺乏教育等文化因素。这个”缺乏教育“并非社会资源或者经济条件导致,而是这些底层白人从小就没有养成渴望增加知识、积极参与教育的愿望。
我在美国做土地开发与建筑打拼20多年,说说自己所熟悉的建筑行业白人技工的生活际遇,从另一个侧面反应部分白人的“悲歌“。
美国白人建筑技工的“悲歌“跟“铁绣地带“白人的“悲歌“的原因与社会因素有所不同。如我接触到的白人建筑技工除了少部分时间如2009年的次贷风暴工作有部分影响之外,其它时间基本没有谁是失业的,除非自己不想做。而我见到的白人建筑技工都是努力工作的,收入也不算很低。然他们跟《乡下人的悲歌》却有近似的问题:教育程度低、喝酒、抽烟(相当部分吸毒)、毫无理财观念、没有积蓄、除非大病没人愿意看医生等等。
在美国或者西欧的华人生活基本能保持上一个层次,无论收入是多少。就算一辈子在餐馆打工、没有超过中学文化程度的人,也都能够量入为出,保持基本健康生活方式。
而文城读者大多为“老留“,基本都有或者曾有稳定而高一个层次的工作直到退休。跟这些白人技工比就是生活在“象牙塔”。不过,其实这里也有“幸存者偏差”存在。因为无论是读书出来的”老留“还是没多少文化的”走线“、非移等人其实在国内也都属于“人精”(人中精英)一类。只要是想留下的都具有拼搏精神、顽强的毅力、财务上不投资也会量入为出。
所以美国底层有时候不都是伴随着低收入,其落在“底层”是生活态度所致。
希望我们的华二代继承华一代好的方面,又能发挥大胆尝试、勇于接受挑战的美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