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家,把小时候的小人书带回来几本,其中就有这《金光大道》的第一本。
总体应该有5本,网上说的。
就像上面介绍说的,这第一本就是主人公童年的悲惨回忆。
从水泊梁山的家里出外逃荒,到达冯少怀家,后来去歪嘴子家。
以前很喜欢看浩然描写的农村生活,围绕歪嘴子想把砖卖给村长盖新房,层出不穷的故事,觉得特有意思。
还有描写普通中等人家怎样省吃俭用,期待三十亩地一头牛的想法,非常真实。
对比陈忠实和莫言笔下的农民,更喜欢浩然的农民,觉得有声有色。
就因为这,我还跳过那一套一套的话,把《金光大道》和《艳阳天》原文又读过一遍。
然而,后来看到的一本书,把我的童年印象彻底颠覆。
这本书叫《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据说是博士论文,2011年巴蜀出版社出版,198页,作者:刘晓红。
我看到的是电子版。
全书不包括引言附录参考,主体是3章。
这3章的目录给大家列一下 -
第一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 第二章 从俯望“苍生”的重生到弥留之际的“圆梦” | 第三章 “工农兵方向”视野与底层文学回望下的浩然 |
第一节 关于浩然的概说
|
第一节 浩然的“去经典化”与新时期的转折
|
第一节 “工农兵方向”视野下的浩然
|
上面贴的就是第一章中的第二节的第一小点。
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可以一起读读全文。一次贴有点儿多。
有些信息是头一次知道。而且从来没想过。
于是我再去翻小说,当时就觉满眼看到的是目的性非常强的油滑。
然后就开始想,这个小人书里面的事情有多少也是用类似方法虚构出来的。
等过些时日,静下心来,可以再琢磨琢磨文学批评的观点是否偏颇。
目前为止,我觉得文学批评引用的材料,归纳的结论,还是大部分属于可信范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