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闻只是打了对折的对等税率
老川挥舞大拳,不手软,令全球震撼,没有一个国家能逃得掉,我们又见识了这样的一个大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关税把洗产地的大门都封闭了,现在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斯里兰卡…..都是高关税国家,现在把工厂搬到这些地方都逃不掉关税了。
还有,今天的欧盟,最早的雏形就是二战以后成立的欧洲煤钢同盟,就是一个煤和钢铁的关税同盟。大概4-50年后,变为欧盟。
以美加目前的相似程度,或许2-30年后就可能合并为一个国家。
虽然不同意Raud Paul 一刀切认为tariffs是tax,但更不认同川普政府一刀切加关税给加拿大。Raul Paul说了,美加之间有5000多公里不设防边界,加拿大从美国买的东西比那么多国家从美国买的加起来还多,而美国从加拿大买的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部件。连加拿大都斤斤计较的政府目光短浅,只看那点关税。那加拿大凭什么要跟着你美国起舞给中国电动车也加100%的关税呢?
除了关税处理的简单粗暴,还有川普政府很多部长很少的按中国说法机关工作经验,居然把作战计划在群里讨论还把记者都拉进群这样搞笑的做法,那个白宫安全顾问一看就是个只会拍马屁的人。另外川普都78了居然还说不rule out 第三任,这也太恋权啦。
把rand paul的视频放这里
佬川对加墨没有加啥税。
我几天前就说了,Trump要的是美加莫关税同盟,不单单是自由贸易区。就是三国内部0关税。但是对外统一关税。比如,不能美国对华的钢铁关税50%,而加拿大对华钢铁关税25%。那样就会产生一个现象,加拿大产的钢铁出口美国,加拿大自己进口中国产的钢铁自己用。不用再出口到美国。这样里外里还是相当于中国钢铁出口美国。
当川普对全世界加税。加拿大就算有个10%也是极为有利的,相当于美国把全世界大部分份额都让给了墨西哥和加拿大。假设以前能拿到美国10%的市场,以后即使是更高的关税但是能拿到30%的市场了,今天的消息对加拿大和墨西哥是极大的利好。
不是单纯加税, 只是寻求对等关税。 不懂有啥错?
主媒越是叫嚣的事,越要存疑。主煤记者给他下套 ,川普原话是:我现在很忙, 没空想连任。。。传了又传就成了老川一心想要第三任了。
让左媒忙活一些没用的东西也好。如果第一任这样攻击川普还有用的话,现在类似的攻击对美国支持川普的选民已经基本当耳边风了。也就是中国的黄左听了这类消息义愤填膺激动的很。
主媒真的很无耻,连任是总统想要就可以的?
川普恋权?川普从来没说过他要第三任。左媒故意给他挖坑,川普的回复,更像是调侃记者。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老川的幽默感的。😊
故意误导
这些媒体好像八卦媒体没什么别的国家大事可以关心了,整天就知道造谣
打贸易战,美中双输。打个平手。
还像原来那样,乍一看,美国不输不赢,中国赢两次。
可是,接下来,中国从赢来的钱l里面拿出一半造军舰。美国拿不出钱来造军舰。美国最后大输。
美国四十多年的去产业化现在连波音飞机都没人敢坐了,波音飞船把两宇航员送到ISS都回不来了,美国和整个西方根本没有产业工人,有的只是一些大肥胖子。要把产业链搬回来也得有战略地慢慢来,四年能干四十年的事吗?什么都这么简单粗暴处理,工作经验matters,你自己是个商人,cabinet就要选体制内有工作经验的人,不要觉得人人都是deep state。
要来设厂投资,几年就可以。当初奔驰去Alabama投资,不也是去了。
曹德旺来美国设厂,也主要是抱怨工人不肯加班。
不肯加班是对的。肯加班的,按照刘阿姨的说法,现在就‘我们是最后一代’。你想想,在工厂里面干8小时,人都累死了,还要加班?疯了。
Manufacturing基本上美国自己都搞过,复习一下而已。 有的或者是自己的父亲搞过,关键点上点拨一下就可以。 没有那么玄乎。
还有你讲的波音飞机,那不是技术不行,是管理不行。那公司现在MBA当道。而且不但波音这样,空客也是MBA当道了。
技术上787还是不错的。他家不肯花钱用设计787的办法搞个Clean Sheet的737,现在被A320的各种变形吊打。A320其实机体也是1980年代设计的。问题是737的机体是1960年代设计的。和今天的发动机不配了。
至于宇航员,那是典型的国企NASA输给了马义隆的私企。就得按照Trump的路子,能私有化,尽量私有化。能推到州层面的,不在联邦搞。这样至少有州与州之间的竞争。
不能慢慢来。中国不会等。错过这一波智能机器人给制造业的机会,再也别想拿回制造业了
建厂子没那么难, 转移到东南亚很快, 转移到北美也可以很快, 只要企业有利可图
川普不可能第三任, 噪音而已
现在刚好是机器人,AI爆发的阶段。川普其实是凑了个不错的转移制造业的时候。下一代制造业会很不同,刚好可以升级。
中国在大力发展AI制造业。美国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绝对不能给中国的AI制造提供市场, 所以关税非加不可。而且要快
建厂不难,但成本不一样,在美国的制造出口有竞争力吗?若不出口,仅满足国内需要,成本更高(产量不足,做出来卖不掉的话),试问:一双nike鞋美国买800元,中国生产300元,你会回国时给儿子带一双,还是为支持美国,买800元的。你对别人加税的同时,别人也限制你的产品进入,也会加税,BTW,nike股票今天跌近14.5%。我不反对川普把制造也搬回美国的想法,但高端技术的优选。一刀切肯定弊大于利。
如果中国零售价卖300,那么出口批发价只有大概150,收54%税大概是80刀。怎么会有500美元差价?而且美国流通成本比中国低。最后收税后美国也就比中国贵30-50刀一双。
现在没有时间一个一个搞的。新关税下来,Nike在孟加拉(进口美国关税37%)的供应商估计能拿更多订单。最后一双鞋在美国大概就比中国贵20刀甚至更便宜也未可知。
必须得让关税的预期效果(美国就业上去,国民拿到分发的关税)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的几个月发生。要不铁定R党丢掉众院,然后Trump就Lame Duck了。
我支持美国以及西方国家把关键战略物资的产业链搬回来,既涉及national security也能解决蓝领工人的就业。另外,产业链拉动上下游,经济就搞活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去产业化,搞到把自己产业空心化的全球化绝对是很愚蠢的,但感觉现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像在赌博,同时没有安抚传统盟友。只给英国只有10%的基础税。昨晚我继续听了肯尼迪的发言,他应该是老川的铁杆支持者了吧,他也觉得对待加拿大应该不同于别国。我们主要是给你们供应能源包括油气和电力,还有一些钢铝汽车部件等。 我们才3千5百万合法居民,怎么可能有3.5亿人口的购买力呢。必然是你们买的要多一些。感觉老川对加拿大人很无情。
只要加拿大把对美国的关税降下来, 不就皆大欢喜双赢了吗?
800美金是美国建厂后生产鞋的成本,300美金是中国生产鞋的成本,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如果中国的鞋加税后进入美国继续有竞争力,那结果就是美国的鞋厂会倒闭,或者美国普通人花更多钱买鞋。
不会的。Nike在1978年大陆改开之前就成立了。 当初是从日本(1960s),台湾(1970s)这种地方生产。
80年代逐步搬到大陆。
90年代逐步转向印尼,越南。
接下来可以转孟加拉,墨西哥。其实越南估计马上会和美国拍胸脯制止中国产品洗产地。然后从越南来的进口货关税会下来。
美国消费者也可以把鞋子穿坏再扔掉而不是穿了一半就扔。
做外贸的应该知道,美国商场里面零售价250的东西,进口到美国某海港(比如洛杉矶)的价格往往在100上下. 就是零售价250的中国进口货,老川上台后,满打满算就多了54刀关税。不是多250*54%关税。
其实到不了,可以压中国出口商减价,可以转移部分订单去孟加拉越南之类的。还可以减低消费(不打折时候消费者少买点, 本来大部分去Department Store的改去Outlet买,本来每2年穿旧了就换变成现在每3年穿破了再换, 等等),这样几方面下来,价格大概会涨10-15%。
而收来的关税,可以付掉一些到期的政府债券。否则美国政府马上就破产了。
其他国家比较清楚。中国比较模糊。比如今年加的20%算是毒品惩罚特别关税?那么就是10+34+20=64。财政部说54应该就是了吧。毒品不管了?